中国十大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 九种是中国特有 再不拯救就看不到了
2023-08-12 03:35:35阅读量:11 字体:大 中 小
导语:中国地域辽阔,物种丰富,但近三十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中国有近6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况,在这其中更是有100多种植物面临极危,部分资源在野外已经不存在,今天小编整理了十大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濒临灭绝的植物1.普陀鹅耳枥
2.广西火桐
3.绒毛皂荚
4.天目铁木
5.光叶蕨
6.滇桐
7.华盖木
8.膝柄木
9.百山祖冷杉
10.羊角槭
1.普陀鹅耳枥位置:浙江舟山群岛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
详情: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的珍稀植物,生长于山坡林地中,是一种落叶乔木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这种树以仅存于一株,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而它本身还具有耐阴、耐旱和抗风等特性,目前通过人工干预已经繁育出大量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2.广西火桐位置:中国广西靖西县
详情:广西火桐属于梧桐科,是一种落叶乔木,一般在六月开花,也是一种中国广西特有的珍稀植物,一般分布在海拔910米的缓坡灌丛中,而这种树对于研究火桐属植物还有植物区系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3.绒毛皂荚位置:中国湖南衡山
详情:这种皂荚属于豆科,是一种小乔木或者变种的落叶乔木,是中国特种,经过湖南师范学院和湖南林校人工干预栽培数株,而这种皂荚树始于豆科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对研究分类系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4.天目铁木位置:浙江西天目山
详情:天目铁木又被称为小叶穗子榆,可以高达18米,胸径达到45厘米,叶片呈长椭圆形或者矩圆状卵形,目前天目铁木仅存5株,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之一,主要生长于海拔400-500米的林中。
5.光叶蕨位置:中国四川西部
详情:这种蕨类属于蹄盖蕨科,是一种在中等大林下阴地的常绿植物,是中国特种,喜爱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林下阴湿处,在1999年8月4日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濒危物种。
6.滇桐位置:中国西南
详情:这种滇桐是中国西南特有种,目前中国仅存六株,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家确定重点保护和挽救的濒危植物之一,不过一个好消息就是在2020年2月22日在高黎贡山的保山段发现了滇桐的野生种群,数量高达31株。
7.华盖木位置:云南局部地区海拔1300-1500米山坡上部向阳沟谷的潮湿山地
详情:华盖木为常绿上层乔木,中国特有植物,,一般隔1-2年开花一次,而这种树经研究确定是起源于1-4亿年前,是目前木兰科中最古老的单数种植物之一。因其树冠巨大而得名,同时它也因为数量稀少,仅存7株而被成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8.膝柄木位置: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广西合浦
详情:膝柄木是喜爱生长在滨海生态过渡带上的常绿高达乔木,在维系海岸组织无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台风这种自然灾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在我国广西南部发现的系统木是这种分布最北的种类,对于研究中国的植物区系有着重要意义。
9.百山祖冷杉位置:中国东南部
详情:百山祖冷杉属于松科冷杉属植物,是一种乔木,它也是在中国东南部最新发现的一种稀有珍贵树种,是中国特有的一古老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中国植物区系和气候变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危物种。
10.羊角槭位置:中国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
详情:羊角槭属于一种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这种树由于其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弱导致其目前是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同时它也对我国研究古植物学和植物地理学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十大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 九种是中国特有 再不拯救就看不到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浙江十大最牛高中排行榜,宁波市镇海中学名列前茅
浙江省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缘于浙江人对教育的重视,浙江大学是省内的巨无霸大学,近几年进步神速,学科实力强大,并且浙江省的高中教育也位居全国前列。现在彩霞奇闻网小编为你们整理了一份浙江十大最牛高...
阅读: 2461
武汉十大高中排行榜:武汉市第一中学进第四,洪山高级中学居第一
武汉是一座国际化的综合城市,这里有着非常多的大学校园,也有着非常多的学校商圈。一所好的高中或许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高中非常重要。武汉的高中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很高的,那么,家长们知...
阅读: 1037
贵州省十大文化遗产:布依族盘歌独具特色(文琴戏上榜)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居住有不少少数民族,其中黔东南州更是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整个贵州有着不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接下来彩霞奇闻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贵州省十大文化遗产1、梭戛长角...
阅读: 771
日本名古屋人口总数2022:日本城市人口排名第4
日本名古屋人口总数2022面积:-出生率:-人口总数死亡率:-男性人口:-2,191,279人女性人口:-男女比例:-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支配收入:-查看日本人口数量名古屋人口世界排名名古屋人口数据年...
阅读: 717
星越L的电动后备箱怎么样 使用效果很不错(人性化的功能)
星越L是一款国产车型,这款车辆的生产厂商是吉利汽车,车辆的级别定位是紧凑型suv。机动车辆的配置越丰富,能够带来的,后期使用效果越好,这一点在使用的时候,是一定要注意的,电脑后备箱,目前是大多数车型都...
阅读: 282
瑞虎8 PRO的发动机匹配的变速箱 匹配的是7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
瑞虎8 PRO是一款中型SUV,车辆的生产厂商为奇瑞汽车,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对车辆使用非常重要,发动机配合变速箱,提供了车辆的动力来源和动力传输。那么,瑞虎8 PRO的发动机匹配的变...
阅读: 2309
观致3都市SUV怎么样 外观时尚内饰简约安全性能还不错
观致3都市SUV怎么样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评测一下这款车,这款车还是非常不错的,各方面都非常符合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这款车的价格不是很贵,其报价在12.59-15.19万元,但是这款车究竟怎么样呢...
阅读: 2019
身上那个痣代表感情运不佳(眼尾痣)
在相学中,人体上的痣被视为一种瑕疵,而不同位置的痣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意义。其中,眼尾痣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部位,据说代表着人的婚姻感情运势。一、眼尾痣眼睛的尾部被称为夫妻宫”,它象征着...
阅读: 2268
薄情的人有什么面相特征(断眉)
断眉、三角眼、双颧高凸露骨等。在中国传统相学中,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命运和感情状况。这些面相特征被认为是薄情的人。断眉如果一个人的眉毛中间出现中断,这可能意味着他内心孤冷,行事绝情。这类人...
阅读: 2923
女强人面相特点是什么(额头凸显)
在相学中,人的面相被认为能够反映出其个性、命运和性格特点。女强人面相的特点包括额头凸显、驼峰高鼻、颧骨高耸、腮骨横张和下巴俏撅。这些特征不仅仅反映了她们的外在形象,更体现了她们的个性、性格和命运特点。...
阅读: 432
热门文章
1.中国十大吉祥树,长寿树木排第一,第五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 1
- 中国十大吉祥树,长寿树木排第一,第五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 2023-07-06
- 1
2.世界十大行道树,威海市树上榜,第五被称为榆木疙瘩
- 2
- 世界十大行道树,威海市树上榜,第五被称为榆木疙瘩
- 2023-07-06
- 2
3.十大神奇的植物,世界花王排第八,第五见血封喉
- 3
- 十大神奇的植物,世界花王排第八,第五见血封喉
- 2023-07-06
- 3
4.十大凄美之花的花语,月下美人排榜首,第二寓意末路之美
- 4
- 十大凄美之花的花语,月下美人排榜首,第二寓意末路之美
- 2023-08-23
- 4
5.风水十大吉祥花,龙脊骨排第二,第六寓意百年好合
- 5
- 风水十大吉祥花,龙脊骨排第二,第六寓意百年好合
- 2023-07-06
- 5
6.十大名贵竹子品种,凤尾竹排在榜首,第二表面形似龟甲
- 6
- 十大名贵竹子品种,凤尾竹排在榜首,第二表面形似龟甲
- 2023-07-06
- 6
7.多肉十大名品,龟甲牡丹排第一,第三是高山芦荟品种
- 7
- 多肉十大名品,龟甲牡丹排第一,第三是高山芦荟品种
- 2023-07-06
- 7
8.奥斯汀十大经典月季,草莓山排榜首,第三为纪念女王登基命名
- 8
- 奥斯汀十大经典月季,草莓山排榜首,第三为纪念女王登基命名
- 2023-07-06
- 8
9.月季十大经典品种,榜首红双喜种植最广泛,第四颜色最为少见
- 9
- 月季十大经典品种,榜首红双喜种植最广泛,第四颜色最为少见
- 2023-07-06
- 9
10.最名贵的十种花卉,中国十大名花均上榜,第五是花中皇后
- 10
- 最名贵的十种花卉,中国十大名花均上榜,第五是花中皇后
- 2023-07-06
- 10
最近更新
比特币交易中的匿名性与隐私保护探讨
2025-06-01
比特币价格波动下的购买策略调整
2025-06-01
BTC在医疗保健领域的革新应用与潜力探索
2025-06-01
比特币交易流程中的交易策略自动化实现与优化
2025-06-01
比特币怎么挣钱?从入门策略到高阶玩法的深度解析
2025-06-01
深度挖掘:2025年比特币市场的交易趋势
2025-06-01
BTC价格波动预测: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2025-06-01
比特币交易策略深度解析:交易策略构建与交易者信息获取的艺术
2025-06-01
比特币投资深度解析:结合加密货币市场情绪指数的智慧决策
2025-06-01
BTC与传统金融:融合还是竞争?
202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