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考古发现>
  • 西方为何打压中国,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值得中国人深思

西方为何打压中国,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值得中国人深思

2025-02-18 19:02:44阅读量:7 字体: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一直打压中国,至今已经接近200年了,中间虽有友好期,但“打压与对抗”总体远多过“友好”,甚至当下更是激烈,西方不择手段,竟然不断破坏他们所制定的规则的打压中国。

问题在于,中国与西方相隔万里,彼此没有领土争端,没有完全化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为何不能和解,而是持续打压中国呢?显然,这里存在利益、霸权等很多原因,但笔者认为还与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有关,体现了西方文明的本性。

西方为何打压中国,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值得中国人深思

中西方文明起源的不同

中国属于农耕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而农耕文明讲究“付出汗水、得到收获,储存粮食”,本质上是勤奋务实、自力更生等。因为这样的经济基础,所以中国古代出现“实用主义哲学”,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观点。

西方属于商业文明,但商业不是实业,追求低买高卖,本质是投机取巧。同时,西方早期的商人亦商亦匪,面对强者就成为商人,面对弱者就成为强盗。因此,西方商业文明催生出的文化是“不需勤奋务实、不需自力更生、可抢可盗”等,如此也就难怪普罗米修斯是盗火了。

可见,西方文明具有掠夺、强盗等的本性基因,这与中华文明踏踏实实的发展迥然不同。以今天西方的行为来看,这种本性至今犹存,比如想通过打压他国的方式,从而掠夺、强盗他国勤奋劳动的成果。


对待异族文明上的不同

1993年,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的同学,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提出了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否决定世界政治前途的问题。简而言之,亨廷顿认为不同文明不可调和,将来必会爆发严重冲突,决定着未来世界秩序。

然而,中国却认为不同文明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最典型的案例是郑和下西洋。当时,郑和舰队是“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点登陆的特混舰队”,但面对沿途其他文明时,虽然郑和可以灭掉无数文明,但郑和舰队并未恃强凌弱,而是包容、接纳,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

那么,为何西方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必有冲突,中国认为不同文明可以和平共处?其实,这是西方文明的缺陷,文明进化的不完善,体现在哲学上就是过于强调“对立”而缺少“统一”,中国与之相反,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欧洲斯洛伐克一位叫“黑山”的学者指出:西方偏爱宣扬“对立面的斗争”,总想消灭或征服另一方,缺少和谐共处的“统一”。究其根源,原因之一应该与“一神论”有关,将其他文明归于“异教徒”,对其的宗旨是“灭之而后快”,甚至认为灭掉对方是遵循上帝的旨意,印第安人的消亡史就证实了这一点。所以,西方可以心安理得的殖民世界,大规模奴役、屠杀其他民族,但中国却做不到这一点。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哲学追求“对立统一”,就是承认不同文明存在“对立”,但也认为彼此可以和平共存,比如汉唐治下的西域,不同文明可以和平共存,都是上天的子民,汉唐并没有消灭其他原住民或其他文明。历史已经证明,古代中国不是没有实力大搞殖民主义,而是文化基因不允许。

尤为可怕的是,直到今天为止,西方还是没有放弃对“对立”的解释与研究,所以黑山认为“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巨大悲剧的原因之一。”基于这样的文化基因,西方就不太可能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后者都会成为西方打压的对象,尤其如今中国崛起、开始动摇了他们的霸权时,无疑更会成为他们所强调的“对立”——打压的对象。


中西方治世方式的不同

在如何治世上,经过秦皇汉武之后,中国古人意识到霸道反噬太大,于是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总体采用的是王道。及至今日,本质上采取的还是王道,比如没有前提条件的帮助第三世界搞基建,提升第三世界的生活水平等,这就是王道的体现。

但与中国不同,西方一直信奉霸道,文化里没有“仁”,只有“丛林法则”。历史上,西方对非洲、美洲印第安人、亚洲人等的行为,可谈不上一点仁义。到今天,西方依然威胁、战争、掠夺、欺凌、欺骗等无所不为,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等的遭遇,说明西方至今依然使用霸道。

因为西方信奉的是霸道,那么作为大国的中国,就免不了遭到打压。如果中国还很弱小,或许西方打压强度不会太大,但中国开始强大后,甚至动摇西方霸权时,就必然会遭到更猛烈的打压。

最后,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思考:

首先,西方文明的基因,决定了西方不可能创造一个和谐世界,不可能真心帮助非西国家搞建设,只可能掠夺他们,让其成为西方的奴仆。这是不是王道中国的机会?

其次,中国历史、人口、疆域、教育等,具备成为大国的一切条件,迟早都会遭到西方打压。因此,想要西方不打压,要么我们彻底投降,要么比西方更强大。该怎么选?

第三,英国学者帕克指出:西方能够征服世界的原因,在于具有“有组织的暴力”的优势。如今西方仍是如此,那么为了种族图存,中国必须强大,否则就可能像印第安人一样。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昨日的历史已经给了今天、明天的答案。西方越强,越是一家独大,越是称霸世界,那么越是其他文明之祸,相反中国越强,才越是其他文明之福,这是中西文明本性决定的。国家讲“中国崛起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是第三世界很多国家都看在眼里,他们的选择也说明了问题。

推荐阅读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518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817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632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424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811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306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851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673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418

  •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14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