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文字语言真的不通吗?他们怎么交流?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文字语言真的不通吗?他们怎么交流?

2025-02-19 19:23:59阅读量:10 字体:

故事《晏子使楚》中,楚王找出本国监狱中的齐国罪犯,借机刁难晏子,这时,晏子说出了千古名句:“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句话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可以切实得出一个结论:先秦时期,中国南北的差异相当大,不论是文化还是环境。

而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先秦时期,列国有着如此大的文化隔阂,他们又是怎么交流和沟通的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的文字语言真的不通吗?他们怎么交流?

一.“马”之隔,文之统

秦始皇之前,六国文字是否不通?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难免会有人问出前一个问题:秦始皇之前的国家为周天子分封,同为周天子治下,文字怎么会不通?

这个问题,只要稍微思考一番便能解答。现代中国,交通十分发达,但在中国广大南方地区,仍出现这种现象:两座村庄仅仅相距一座山,但村里的人却听不懂另一个村子的话。

周朝的邦国众多,每一个相距又绝不止一座山。数百年间,政治角逐、文化交锋、兵刃碰撞,这一切的冲突又加剧着封闭。六国的文字可能有些许相似,但语言已经完全不同。

这其中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楚国。商朝末年,南方部落酋长鬻熊投奔周文王,这才在武王灭商之后获得了一个“子爵”。

此后,楚人在深山之间辛苦劳作,这才将楚国经营成了南方声名赫赫的大国。而“筚路蓝缕”便是形容楚人辛苦劳作的景象:一群身穿破衣服的人,推着柴车,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

楚武王时期,实力壮大的楚国派人前往周朝请求加封爵位,周王室拒绝,结果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声称:“你不给封号,我就自己拿!”

这种交锋自然引起了文化的隔绝,加上楚国地处南方,交通更是不便。直到现在,中国南方的语言还是较为晦涩难懂,几千年前更是如此。

楚国是这种情况,战国时期其他六国也大同小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力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等政策。

在改革文字时,人们便发现,七国文字各有不同,就连一个最普通的“马”字,就有最少五种写法,如果要深究下去,民间更是有几十种“马”字的写法。

毫无疑问,这种隔阂是统一七国的困难之一,但在秦始皇“书同文”的政策下,这种差异也逐步被弱化取代。

二.推“雅言”,通六国

文字统一了,那么语言呢?


语言的统一可比文字困难得多。先秦时期,生产力较低,人们维持温饱尚且不易,更别提有多余的实力去学习。

因此,那时的人们识字率较低,所以文字的统一对普通人关系并不大。但语言却大不一样,一个人可能不会认字、写字,但一定会说话,不然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面对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好在还有一门语言临时救场:雅言。

雅言其实并不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的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专门的语言,而是周朝王室使用的语言,听起来和周朝近畿地区(今洛阳)的语言比较相似接近。

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年间,雅言成了商贾、使者、官员们必会的一种语言。雅言能有如此地位,也是多种原因共同促成。

战国时期,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各路官员、客商来往频繁。在洛阳,最通用的自然是洛阳话,众人为了方便,洛阳话自然成了通用语言。

周王室也在积极推广雅言,他们专门派出会雅言的官员到各国授课,提高雅言的覆盖率,又积极地将各地语言接纳进雅言之中。久而久之,雅言便成了通用语言。

雅言的存在就如同现在的普通话,不同地区的人们会直接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但是,雅言和普通话也有些区别,雅言的学习成本较高,通常只有各国的上层和商旅才有能力学习,底层百姓还是使用自己的方言。

战国时期,中国的上层阶级们有着这样一种语言——雅言来进行交流,而将近两千多年后的欧洲,也使用一种通用语言来交流,那就是法语。

可以看到,欧洲出现通用语言的历史,比中国晚了将近两千年。即使是用拉丁语来和雅言相比,时间也晚了一千多年。

但欧洲的通用语言和先秦时期的雅言有着同样的问题——都是上层贵族才会使用,普及度较低。面对这个问题,我国的各朝代提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三.定官话,聚人心

纵观中国古代各朝代,除了秦朝以外,其他各朝代都对本朝使用的语言进行了官方规定。不过这不意味着秦始皇没有规定官方语言标准的心思,只不过当时七国刚刚统一,百姓们实在难以改变乡音而已。

从汉朝开始,官方就开始规定官方语言。

汉代官方语言和先秦时期的“雅言”一脉相承。到了汉代,雅言已经正式推行了多年,把雅言定为官方语言这件事也正式有了群众基础,于是雅言成为汉代国语,也成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到了隋唐时期,官方甚至已经编写了语言的专业书籍,比如隋朝就编写了《切韵》。

这个时期,官方语言虽然被称为“汉音”或“秦音”,但中华各民族已经经过数百年的交融,此时的官方已经融合了南方吴语和各少数民族的语调,和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区别。

到了元朝,这些来自草原的蒙古人直接把元大都的语音当做国语,还给它起了个十分霸气的名字:天下通语。

明朝则选用了语音纯正的南京话成为官话。纵观有明一代,南京官话的使用十分彻底。

相传,明成祖朱棣看见一名官员政绩突出,让其觐见,准备提拔他。结果这名官员操着一口晦涩难懂的广西话,这也导致朱棣放弃了提拔他的想法。


到了清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满足被汉族同化,特意将满语定为官话。结果到了乾隆年间,满人基本上不会说满语,统治者无奈之下,将当时的北京话定为官话。而北京话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之一。

从中国官话演变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中国官话大致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同时,各朝代通过中央集权,将官话强有力地推广下去,这也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推荐阅读

  • 属牛人出生在什么时辰好(子时)

    属牛人出生在什么时辰好(子时)

    属牛人的命运受到出生时辰的影响,根据中国传统占星术,有三个特定时辰的属牛人会享有一生衣食无忧、福禄双全的好运。这三个时辰分别是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和酉时(17...

    阅读: 867

  • 牛不能和什么属相结婚(鼠)

    牛不能和什么属相结婚(鼠)

    属鼠、属羊、属马、属猴。生肖牛,代表着坚韧、踏实和稳定,他们通常以情感深沉和负责任而著称。然而,并非所有属相都与牛相得益彰,这些属相可能会与牛产生不和谐的关系,不宜成为夫妻。1、属鼠牛和鼠的组合可能会...

    阅读: 2276

  • 生肖鼠不能和哪些属相做夫妻(马)

    生肖鼠不能和哪些属相做夫妻(马)

    生肖马、生肖羊、生肖猴。生肖鼠作为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位,代表着机智、聪明和勤劳。然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说法,生肖鼠的人与这些属相不宜成婚,因为他们在命运上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一、生肖鼠的...

    阅读: 823

  •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生肖蛇不能和哪些属相结婚(鼠)

    属鼠、属马、属猴、属猪。生肖蛇在传统占星术中被认为与这些生肖结合时会引发纷争和磨难,甚至被称为四不合”的伴侣。1、属鼠:勾心斗角,难以和谐生肖蛇和属鼠的结合往往充满了勾心斗角和矛盾。蛇通常...

    阅读: 814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433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709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516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336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714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215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