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 但每败一次 都要斩一大将 此人是谁

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 但每败一次 都要斩一大将 此人是谁

2025-02-18 12:59:33阅读量:9 字体:

在三国时期,荆州一直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而其中有一名叫黄祖的将军,虽然常常败北,但每次战败却能斩杀敌军大将,因此被赞誉为“常败将军”中的特例。

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  但每败一次  都要斩一大将  此人是谁

一、黄祖:刘表手中的螳螂

黄祖,字公远,出生于襄阳,家世显赫。他依附于刘表,并被提拔为江夏太守,负责镇守襄樊一带。黄祖武艺平平,军事才能一般,但凭借其强大的家族势力,得以坐稳了要职。然而,刘表始终未将他视为协助兴复汉室的得力将领。

三国时期有众多出身名门但才能平庸的角色,他们依赖着家世和亲缘关系获得高位,却在战场上毫无建树。黄祖与这些角色不同,他清楚了解自己的局限,从不直接与敌人正面交锋,却借助阴谋和诡计来取得胜利。

黄祖就如同一只螳螂,外表柔弱,却拥有致命的反击能力。在这个乱世的战场上,这类角色通常被视为软柿子,容易被对手轻视。然而,黄祖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通过设下一个个巧妙的陷阱,伺机反击。

二、孙坚入陷阱,身首异处

在191年,孙坚应袁术之命,率军进攻荆州。当时孙坚已是一方豪强,武艺高强,属于三国时期的佼佼者之一。刘表命令黄祖前去迎战,尽管黄祖明白自己与孙坚不可相提并论,但却连续遭到击败。

面对孙坚这样强大的对手,黄祖感到恐惧和沮丧。他明白与孙坚正面交锋注定是死路一条,必须采取策略来引诱对手陷入致命陷阱。黄祖派人传达信息给孙坚,表达愿意投降,并请他单独前来接受投降。他深知孙坚自负且鲁莽,很可能会中计。意外的是,孙坚竟然相信了这番虚言,只带着几名亲信前来会面,这使黄祖得以出其不意。

当两军会面时,黄祖装出谄媚和恭顺的态度,伺机发动突袭。在关键时刻,他从袖中抽出事先隐藏的短刃,企图刺杀孙坚。孙坚虽然反应迅速,但已为时过晚,只能勉强躲避重要部位,刀刃仍然插入他的腹部。

尽管孙坚暴怒,欲进行绝命战斗,但伤势太重,无法匹敌黄祖及其部下的围攻。在黄祖的围攻下,孙坚最终败阵,壮烈牺牲。这次突袭让黄祖斩下了东吴猛将的首级,成功逆转了战局。

这个事件的消息传回东吴,孙策和孙权两兄弟深感震惊,他们誓言要为父报仇。尽管孙坚的死对黄祖构成了短暂的威胁,但也注定了黄祖与东吴孙氏家族之间长达数十载的血海深仇。


三、凌操轻敌遇害,黄祖再次逃脱魔掌

191年孙坚被斩杀后,黄祖安宁了几年。然而,当东吴的新一代领袖孙策和孙权崭露头角时,黄祖的宁静日子再度终结。193年,孙策派遣其猛将凌操进攻黄祖。凌操是东吴麾下的猛将,武艺非常高超,通常都能取得胜利。这一次,凌操受命出征,志在必胜。

在与黄祖作战时,凌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轻视黄祖。他独自乘坐小船深入敌军领地,却意外地陷入了黄祖设下的伏击,最终被流箭射杀。凌操自信过头,未将黄祖放在眼里。他自视强大,类似于猛虎入羊群,轻敌自恃,最终付出了代价。

这次意外事件之后,黄祖继续与多名东吴的猛将交战,并屡次获胜。这归功于黄祖极其精湛的洞察力,他总能抓住对手的小疏忽,设下陷阱,将他们引向绝路。

四、黄祖:三国孙权心头的梗

尽管成功地斩杀了孙坚、凌操等猛将,黄祖始终将东吴孙氏家族视为最大的威胁。208年,孙权集结各路部队,对黄祖发动了一场决定性的围剿。这一次,东吴军队全力出战,严密防范,使黄祖无处可逃。在周瑜等人的协同作战下,黄祖终于在江陵之战中遭受重大失败,无法抵挡东吴的铁骑。

在过去17年中成功地化解了东吴的多次围攻,但黄祖明白,这一次的逃脱机会微乎其微。面对东吴军队的紧逼,他只能选择拼死一战。在多日的激烈战斗后,黄祖的部队伤亡惨重,寡不敌众,溃不成军。在最后一刻,黄祖仍试图再次设下陷阱,企图击杀敌军大将。但东吴军队早已有所防备,没有上当。

最终,在一场与周瑜领导的东吴军队的正面冲突中,黄祖失利,被孙权的铁骑生擒。孙权亲手斩下了这位仇人的首级。从191年斩杀孙坚开始,黄祖与东吴孙氏家族之间的宿怨,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五、常胜的秘诀:永远不可轻敌

黄祖的战术聪明和他对敌人心理的敏锐捕捉,给后世的将领留下了宝贵的战场教训。黄祖的故事也表明,面对任何敌人都不能轻视,即使是被称为“常败将军”的对手。

黄祖的生涯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灵活的战术,以及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无论敌人的实力如何,他总能找到对手的弱点。正是这种决心和机智,使黄祖获得了短暂但耀眼的战功。

六、常胜无他,唯防备心

黄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更重要的是他所代表的战场智慧:永远不可轻视任何对手,只有保持高度的戒备心态,才能在战场上屹立不倒。

因此,黄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三国历史中的佳话,更是一堂深刻的战争教训。无论何时,只要有一丝大意或轻敌,就可能陷入敌人的巧妙设局,最终付出沉痛代价。黄祖的一生教导我们,战争的胜利因素在于时刻保持警惕,这是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推荐阅读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518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817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635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425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811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307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852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674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419

  •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144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