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真实原因令现代人倍感无奈

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真实原因令现代人倍感无奈

2025-02-18 07:21:42阅读量:9 字体:

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这个问题可能会让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是一种恶俗的风气。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古代的婚姻制度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而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法定结婚年龄、寿命、战乱等方面来探讨古代男子早婚的动机和利弊,希望能够让现代人对古代的婚姻有一个更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一、当代法定结婚年龄,男22女20方可登记

在当代中国,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一规定是在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明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一规定也符合了当代人的婚恋观,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在完成学业、稳定工作、积累财富后再考虑结婚,而不是草率地步入婚姻的殿堂。

当代人的婚姻更多地是基于爱情、个性和理想的选择,而不是受到家庭、社会和传统的束缚和影响。

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真实原因令现代人倍感无奈

二、唐代:男15女13岁可结合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古代,尤其是唐代,我们就会发现,法定结婚年龄在现代人看来很低,男15女13岁,也就是说,古代的男子可以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娶妻,而女孩也可以在刚刚成年的时候就出嫁。

这一规定是在唐代的《唐律疏议》中规定的,是古代婚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为什么唐代的婚姻年龄会如此之低呢?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唐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和多元的社会,婚姻的自由度和多样性也比较高。

 

唐代的婚姻制度,不仅允许男子多妻多妾,对女子的贞洁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你如果多了解唐代历史,你就会发现很多女子也有自己的情人和外遇,甚至有一些特殊的婚姻形式。

在这样的环境下,古代的男子和女子,可能更加注重婚姻的感情和快乐,而不是婚姻的年龄和责任,他们可能更愿意早早地结婚,享受婚姻的甜蜜和乐趣,而不是等到年老色衰,再去寻找婚姻的伴侣和安慰。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唐代的文化是一个崇尚自然和美的文化,婚姻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受到了影响。

 

唐代的诗人和画家,都喜欢描绘和赞美自然界的美,如山水、花鸟、风月等等,他们也喜欢描绘和赞美人间的美,如美女、美酒、美食等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和爱情的热情和向往。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古代的男子和女子,可能更加注重婚姻的美和和谐,而不是婚姻的实和利,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年轻貌美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婚姻伴侣,而不是选择年长成熟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婚姻伙伴。

三、寿命有限,早婚也是无奈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的人口寿命是远远低于现代的。根据统计,唐代的人口平均寿命大约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古代的人在中年就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早婚早育,就可能错过生育的机会,也可能无法看到子孙的成长,甚至可能导致家族的断绝。

因此,古代的人为了延续香火,为了传宗接代,不得不选择早婚早育,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四、女子地位低

其次,我们要知道,古代的女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是远远低于男子的。古代的女子从小就要受到三从四德的教育,就是要从父、从夫、从子,要贞节、言顺、工巧、德良。

古代的女子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也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她们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和媒人安排的,她们只能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的女子在嫁人之后,就要完全依附于丈夫和婆家,她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服侍丈夫,生育子女,管理家务,她们没有自己的财产权,也没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她们的一切都取决于丈夫的恩赐和婆家的待遇。

因此,古代的女子早嫁也无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她们只要顺从婚姻的安排,就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五、战乱需要人口补充

再次,我们要知道,古代的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战争和灾难是常见的现象。唐代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但也不乏战乱和动乱的时期,如安史之乱、黄巢之乱、唐末五代十国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口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为了补充人口,为了增加兵源,国家和社会都鼓励人们多生育,多结婚。《唐律疏议》中就有这样的规定:“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宜婚配。若以贱妾为妻,或以妻为妾,皆不许。惟以兵乱之后,人民稀少,为国家计,故许之。”

这说明,唐代的婚姻制度也是为了适应战乱的需要,而放宽了一些限制,允许人们早婚多妻,以增加人口。

六、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13岁、14岁的女孩,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不是单纯的恶趣味或者无知。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美化或者歌颂古代的婚姻制度,我们要认识到,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父权制、封建制的基础上的,是不符合人性和人权的,是不利于女性的发展和幸福的。

我们要感谢现代的文明和进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让我们的婚姻更多地是基于爱情和平等的。

推荐阅读

  •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越老越幸运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马、生肖猴、生肖蛇、生肖羊。随着岁月的积淀,人们对晚年的时光更加珍惜。然而,在十二生肖中,这五个生肖被认为是越老越幸运、晚年福气满堂的代表。1. 生肖龙龙,被誉为"祥瑞宝典&qu...

    阅读: 511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810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624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415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801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297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839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668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412

  •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139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