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奇闻异事>
  • 受精需移动15厘米,人类精子到底如何推进?科学家被骗了300多年

受精需移动15厘米,人类精子到底如何推进?科学家被骗了300多年

2025-02-18 16:08:04阅读量:12 字体:

人类精子从出发到达输卵管中并与卵子完成受精,通常来说它们需要移动15厘米到18厘米的距离。

考虑到精子是动物最小的细胞之一——人类精子从顶体到末端的长度差不多只有50微米左右,移动超过15厘米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事实上,不仅距离上对精子来说很遥远,在15厘米的旅程中还有各种“诱杀装置”,因为精子对于女性来说是异物会自然地被防御。

其中包括宫颈粘液困住精子、白细胞吞噬精子等等,当每次数以亿计的精子同时出发时,真正能到达目的地——接触卵子的只有200枚左右。

受精需移动15厘米,人类精子到底如何推进?科学家被骗了300多年

©quapan/Flickr

那么有趣的问题是,精子到底是如何移动的呢?它又是怎么获得能量来让自己持续推进呢?

关于精子的“游动”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所以必须给它单独拎出来说说,这玩意足足愚弄了科学家300多年。

精子如何欺骗科学家300多年?

1677年,光学显微镜之父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在改进了显微镜之后,他通过这种显微镜仔细观察了自己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精子。

据列文虎克的描述,他看到巨量的“微生物”,这些“生物”每个都有肿大的头部和几乎透明的长尾巴,它们充满活力,不停像蛇一样蠕动,以及就像水中的鳗鱼一样。

当时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人类的生殖细胞,实际上列文虎克认为它们是一种寄生动物(估计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这些的时候吓得不轻),并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名词“spermatozoa”(现在翻译成精子动物)来描述这种“生物”。

在精子发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人们都不知道这种细胞是干嘛用的,在1695年,同为荷兰人的尼古拉斯·哈特索克在观察了精子之后,他瞬间感觉自己领悟到了“上帝的秘密”,他第一次定义了精子的作用,认为精子里面住着小人,然后这些小人在女性的肚子里发育成更大的人,这就是生育的全部。

但尴尬的是,这位仁兄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进去最后却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出来。

人们对哺乳动物生殖的秘密直到1827年才算有一点点了解,因为这一年科学家发现了卵子(寻找卵子是很难的,因为它的数量非常有限),而到了1876年,科学家才总算观察到精子和卵子融合,哺乳动物生殖的秘密才算是拨开云雾见明月。

我们回到列文虎克发现精子的话题,虽然他不知道这些“生物”是干嘛的,但是他在描述显微镜下的生物绝对很有一套。


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列文虎克甚至纯手工绘制了精子的画像(上图),并且第一次通过图像和语言同时描述了精子是如何移动的——它就像是蝌蚪或者鱼一样通过左右甩动尾部来让自己前进。

精子以这种形式(摆动尾部)移动估计符合我们几乎所有人的刻板印象,因为我们大部分接触到的科普读物通常就是这么描述的。

直到最近(2020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原来精子并不是这样摆动尾部来“游动”的,它实际上是以一种旋转钻洞的形式在运动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一个带有压电装置的3D显微镜,以及一台一秒钟能够记录超过55000帧的高速相机,3D扫描了自由游动的精子,然后以数学方法构建了精子的运动方式(如下图)[1]

这项研究于2020年7月3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其研究人员Gadêlha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精子根本没有游泳,它只是不断地钻进液体中。

实际上,由于精子快速且高度同步的旋转——一秒完成20次旋转,用2D显微镜观察是无法正确认识它们的运动方式的——只会看到左右摆动,而现代研究通常都是用2D显微镜,所以精子就一直这样愚弄了科学家足足300多年。

为什么精子是旋转?

精子是高度特化的细胞,这意味着它们承受着巨大的进化压力,它们的一切特征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完成受精。

左右摆动的游动姿势适合在一些容易游动的液体中推进,而精子想要完成受精需要面对的环境非常复杂。

在同一趟旅程中,它们都需要面对多种环境,时而是粘稠的完全无法推进的情况,时而是润滑的,时而又干脆是干燥的,所以像陀螺一样旋转会比摆动推进好用许多。

另外,这项研究还发现,人类精子的尾巴实际上是不平衡的,只在一侧摆动,这意味着它里应该由于单侧摆动而原地转圈圈才是。

但是精子找到了一种自适应,它们在游动时滚动,顶体也跟着尾巴旋转的方向转动,这个方式正好可以抵消单侧摆动造成的不对称。

我查阅到2019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哺乳动物精子顶体部分都是螺旋状的,就像是螺丝一样[2],这正好符合精子的运动方式。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精子这么小,它们又得如此吃力地钻洞前行,那么它们的能量来自哪里。

其实,这个也是精子高度特化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细胞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这个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精子的体积虽然小,但是它们却拥有非常多的线粒体,它就像是一个个小电池一样给精子供能。

这些线粒体就集中在精子的中段部分,而且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科学家发现这些线粒体是螺旋状的。

而给这些线粒体提供“燃料”的就是它们的活动场所,只有在那里它们有机会存活长达5天以上,而在其它环境中精子都会快速失活。


图源: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个关于精子广为流传的误解吧,我们许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跑得最快的一枚精子才有机会完成受精,所以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数以亿计的竞争中赢过一次了。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跑得(或者钻得最快)最快的精子只会最早遇到卵子而已,而卵子有最终的选择权,它们会在几百甚至上千枚完成比赛的精子中选择一枚[3]。

推荐阅读

  • 哪吒汽车创始人回应销量下滑 销量下滑的因素

    哪吒汽车创始人回应销量下滑 销量下滑的因素

    近日哪吒汽车创始人张勇面对2023年销量下滑的原因时分析,哪吒汽车并未深度参与价格战导致销量下滑。哪吒汽车为保持毛利率的正向增长,在2023年的价格战中没有采取过于激烈的竞争方式。张勇透露哪吒汽车在2...

    阅读: 2183

  • 南昌强对流天气致4死10余人伤 强对流天气如何避险

    南昌强对流天气致4死10余人伤 强对流天气如何避险

    3月31日凌晨南昌市突然出现的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天气导致4人死亡,10余人受伤。遇到强对流天气一定要前往安全地点躲避。根据媒体此前报道,许多南昌市民在3月31日凌晨发布视频称当地发生雷暴天气。网传聊天记...

    阅读: 2309

  • 中国有威力最大的火山是什么(长白山火山)

    中国有威力最大的火山是什么(长白山火山)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火山,比如美国的黄石火山,日本的富士山火山,它们一旦爆发,将会给全球带来灭绝性的灾难。然而,在中国境内也有一座威力堪比它们的巨型火山,近年来,它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它就是长白山火山。...

    阅读: 1600

  • 嫦娥五号返回舱返回地球经历什么过程(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

    嫦娥五号返回舱返回地球经历什么过程(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

    嫦娥五号返回舱的返回过程颇具挑战性,采用的是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这一技术是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即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反向的反作用力。在月球表面,嫦娥五号舱体推进器反向喷射颜料,给其一个速度和方向...

    阅读: 1627

  • 晚年最享福的4大生肖是什么(龙)

    晚年最享福的4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鸡、生肖猪、生肖蛇。在人生的晚年阶段,健康与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这些生肖在晚年更容易享受到幸福的生活,他们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积极的心态。1、生肖龙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象征,也被认...

    阅读: 1294

  • 地震砂涌是怎么回事(地下深处含水砂土出现液化)

    地震砂涌是怎么回事(地下深处含水砂土出现液化)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一场规模为6.2级的地震,这场地震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而在灾难发生后,人们纷纷涌入灾区进行救援。在灾难救援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砂涌”的...

    阅读: 1412

  • 哪几个生肖与属鸡之人做夫妻争吵不断(鼠)

    哪几个生肖与属鸡之人做夫妻争吵不断(鼠)

    属鼠、属虎、属狗、属猴、属兔。在婚姻中,相互理解和包容是维系关系的关键。然而,这些生肖与属鸡之人组成的夫妻关系,却经常因为个性差异而导致争吵不断。1. 属鼠属鼠的人聪明敏锐,善于洞察他人。然而,他们对...

    阅读: 639

  • 白云鄂博发现的新矿物是什么(铌)

    白云鄂博发现的新矿物是什么(铌)

    2023年10月4日,我国媒体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又发现了一种新矿物!”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区,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铌的金属物质。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铌的特殊性以及...

    阅读: 2360

  • 哪几个生肖与属兔之人做夫妻争吵不断(鼠)

    哪几个生肖与属兔之人做夫妻争吵不断(鼠)

    属鼠、属虎、属龙、属猴、属狗。在婚姻中,夫妻之间的争吵是难以避免的,但有些生肖组合更容易引发矛盾。根据传统的生肖配对观念,属兔之人与这些生肖的配对容易产生争吵。1. 属鼠的人鼠和兔虽同属相近生肖,但在...

    阅读: 1634

  • 我们真的生活在巨人体内的细胞中吗(有可能)

    我们真的生活在巨人体内的细胞中吗(有可能)

    当我们仔细观察宇宙和人类大脑的结构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宇宙辽阔浩渺,而人类大脑是微小而精密的,但它们的组织结构却有着奇妙的共通性。这种相似性引发了人们对于我们所处的宇宙和我们的身...

    阅读: 1907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