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考古发现>
  • 中国“地中”:考古印证历史,难怪古人说“影差一寸地差千里”

中国“地中”:考古印证历史,难怪古人说“影差一寸地差千里”

2025-02-18 19:01:45阅读量:9 字体:

所谓地中,就是地之中央,四季极为分明,适合农业种植。当“地中”与国家合为一体时,也就形成了“中国”这个初始概念。周礼记载:“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阳阴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

问题在于,地中概念极为神奇,古人如何确定地中?鲜为人知的是,古人以夏至影长来确立地中,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势力的测影,导致了“地中”出现变化,于是古人总结出“影差一寸,地差千里”的规律,即“寸影千里”。

中国“地中”:考古印证历史,难怪古人说“影差一寸地差千里”

中之初始意:应当为一种工具

甲骨文中的“中”(见下图),在竖着的杆子上,有一些飘着的丝条,方向或左或右。鉴于“中”之形象,因此大概有三种含义:

首先是观测风向,甲骨文中有“立中,亡风”的记载,《国语》记载虞朝虞幕懂得观测“协风”(春风),因此“中”是一种观测方向,以掌握季节变化的工具。

其次是王权旗帜,古代最高级别的旗子叫太常,由天子掌握,一般居中而执。王旗所在之处,众人向其汇聚,即以君王为中心聚众。

第三是立表测影,古代立表测影是将“表”垂直立在地面,从表的顶端垂下八根绳子,以确定“表”是否垂直,不向东西南北任何一方偏倚,古人将这种状态称之为“中”,然后查看“表”(股)所“勾”出的日影长度,以确定季节变化,“中”的竖杆可以作为立表测影的“表”。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考古证实当时已有立表测影。

因此,上古时期的“中”,既是代表王旗,又是代表掌管测算时间(协风与测影),无疑就是权力的象征之一,沿袭到了商代。


清华简保训:舜与上甲微求中

到了尧舜时期,“中”的概念出现变化,衍生出了“地中”的空间概念,此后夏商周沿袭,这时的“中”具有更强烈的政治与宗教色彩。清华简保训是周文王临终之前的遗言,以“舜求地中”与上甲微“追中测影”,告诫姬发遵循“中道”,后来儒家由此形成“中庸”思想。

根据保训记载,舜“恐,救中”,然后“易立埶诣,测阴阳之物”而“得中”。周易中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所谓刚柔就是阴阳,因此舜是通过天文测量而得到“地中”。

舜得地中之后,夏朝时商人先君上甲微(史记为王亥之子),认为舜当年测的地中不是真的地中,重新勘测之后,将地中定在了如今河南登封嵩山。

上古时期,先民认为人王在下,授予人王权力的天帝在上,居住在“天室”,人王必须居于地之中央——地中,才能凸显政权的合法性,因此才有“舜求地中”与上甲微“追中测影”。


地中的测定:依据为夏至日影

上古先民地理知识有限,那么如何确定地之中央的“地中”?办法很简单,主要就是根据夏至日影长度判断。不过,对于“地中”标准的夏至日影长度,周代两本重要文献记载不一。

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也就是说,夏至之日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尺五寸,此地即为地中。

周髀算经记载:“周髀长八尺, 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与周礼记载不同,周髀算经认为日影一尺六寸之地为地中。

现代考古发现,两本文献记载之所以不一,原因在于不同时代、不同势力测影的结果。

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公认的尧都平阳(舜都或在此或附近),考古发现木胎漆绘圭尺(与“表”垂直,用于测量日影长度,见下图),现代学者在该地的夏至日正午实测,印证了周髀算经“日影一尺六寸”的记载。

值得深思的是,陶寺遗址位于北纬35度52分,西水坡遗址位于北纬35°44′50″,两者基本上处于同一纬度,两地夏至日影长度大致相同,那么陶寺遗址与西水坡基本处于同一纬度,这是一种巧合,还是陶寺先民特别选择的结果?

现代学者做过实验,河南嵩山一带测影,基本可以印证周礼“尺有五寸”的说法。

结合保训记载来看,舜在襄汾一带测影的结果是“一尺六寸”,上甲微在嵩山测影的结果是“尺有五寸”。襄汾与登封如今相距300多公里、600多里,以周朝认知来看(周朝一里大概是415米),认为两地相隔千里并不奇怪,如此也就难怪出现“影差一寸,地差千里”的认知了。


随着不同地区势力的兴衰,地中出现变迁,于是从“一尺六寸”变为“尺有五寸”,周朝认同“尺有五寸”的标准,故而周武王计划定都洛阳,目的是临近地中、以及“毋远天室”。

地中标准从“一尺六寸”变为“尺有五寸”后,嵩山成了地中所在,此后历代都城基本都围着它在建,比如商(中前期)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朝是都于“大都”,但在登封告成镇建了一座观星台,还是传承了地中文化,后世明清大体如此。

因此,始于上古的地中文化,对中国影响极其深远,如今国名中的“中”、文化中的“中”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由此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推荐阅读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422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810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306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849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673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416

  •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144

  • 男子举报缺斤少两遭商家殴打 如何举报缺斤少两

    男子举报缺斤少两遭商家殴打 如何举报缺斤少两

    4月2日,江苏一男子在购买龙虾时发现商家缺斤少两,举报后遭到商家掐脖殴打,男子报警之后仍未得到商家的道歉和赔偿,案件还在处理中。这名男子表示其实缺斤少两这种行为并不算特别恶劣,但是商家在被揭露真面目后...

    阅读: 2102

  • 男人哪些痣不好(眉眼外侧有痣)

    男人哪些痣不好(眉眼外侧有痣)

    眉眼外侧有痣、左眼角下方有痣、嘴角上方内侧有痣等。在寻找爱情的道路上,每个女孩都梦想着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与其共度一生。然而,在找到真爱之前,许多女孩可能会遇到几个不太靠谱的男人。在面相学中,这些痣相...

    阅读: 1655

  • 有酒窝的女人面相到底好不好 (好)

    有酒窝的女人面相到底好不好 (好)

    拥有酒窝的女性面相通常是不错的,在事业上面比较敬业。在古代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的倩”字被解释为微笑时出现在两颊的酒窝。许多人的脸上都会有一个或两个酒窝,这种微笑时的特...

    阅读: 1146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