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和亲,素来都是公主远嫁匈奴,为何汉朝皇帝从不娶匈奴公主?
2025-02-19 07:09:48阅读量:1 字体:大 中 小
和亲制度,是中原统治者与异族,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政治联姻。
和亲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过次数不等,原因各异的和亲。
但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和亲最多,那一定非汉朝莫属。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就有数名宗族女子,远嫁异族,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昭君出塞了,而这一次和亲,也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汉匈之间的矛盾。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汉匈和亲,为何从来都只见汉朝公主远嫁匈奴,而不见汉朝皇帝迎娶匈奴公主呢?
生活习性不同
匈奴是长期居住在塞外的游牧民族,而汉朝是继承了华夏文明的正统王朝,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汉朝人的观念里,除中原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一概称之为“蛮夷之地”。
而居住在蛮夷之地的人,自然也就是“蛮夷”。通过这两个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汉朝人有多瞧不起匈奴人了。
匈奴人大多居住在沙漠、草原上,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那草原上奔跑的牛羊,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处,牛羊走到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待到一处的草被吃完,再搬到新的地方,因此匈奴人常常会为了争夺资源,互相厮杀。渐渐地,匈奴人便养成了凶残好斗的性子。
匈奴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一旦开斗,匈奴的女人们也会加入其中。但是在汉朝人看来,女人都应该贤良淑德,在家相夫教子,最好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汉人来说,匈奴女人彪悍的性格,是他们接受不了的,甚至谁娶了匈奴女人,都会遭到嘲笑。
而且西汉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丈夫要是死了,女子可以选择为他守寡,或是改嫁他人。
而匈奴人的婚姻制度是收继婚制,在《史记.匈奴列传》曾记载: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意思就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也还可以迎娶哥哥的妻子。
这对于讲究三纲五常的西汉人来说,无疑是对他们价值观的一个巨大冲击,实在有违纲常伦理,根本不可能接受。
民间的百姓尚且如此,那么贵为天子的汉朝皇帝,自然也更不愿意迎娶匈奴公主了。
政治原因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意思就是,夷狄虽有君王,却不如没有君王的诸夏各朝。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娶了蛮夷女子,从而导致祸乱丛生,差点亡国的例子。
《周书》曾记载:晋献公征伐骊戎,骊戎为求自保,献上了一对美丽的姐妹花,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骊姬和她的妹妹。
两人作为战利品,都被晋献公收入后宫,晋献公极为疼爱这对姐妹,在骊姬的怂恿下,晋献公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疏远,并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储君。
晋献公之子申生因此自尽,重耳和夷武两兄弟被逼得出走,从而导致晋国内部一片混乱,为三家分晋,埋下伏笔。
基于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后世的帝王不可迎娶蛮夷之女,以免招致祸端。
如果汉朝统治者迎娶匈奴女子,那么匈奴女子所生之子,极有可能成为汉朝的继承人,这样一个身负异族血脉的皇子,对于国家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皇位之争,向来十分残酷,靠的不仅仅是皇子们的真才实学,更是他们背后的势力,一旦匈奴公主诞下皇子,那这个皇子就继承了汉朝和匈奴两国的血脉,匈奴势必会竭尽全力,支持他上位。
外戚一旦干政,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更何况还是匈奴这样一个一直对大汉虎视眈眈的异族。
如果匈奴公主所生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那就等于将汉朝的天下,拱手让于匈奴了,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杜绝,也就是坚决不迎娶匈奴的公主。
其实不仅仅是汉朝,纵观整个封建王朝,也很少有外族血脉的皇子,最终能够继承大统,这种约定俗成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华夏文化。
免责声明:
本文《汉匈和亲,素来都是公主远嫁匈奴,为何汉朝皇帝从不娶匈奴公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

男人厚唇的面相好不好(口腹之欲的象征)
嘴唇的厚度在相学中被解读为一个人口腹之欲的象征。相传,男人如果嘴唇较厚,通常会享受丰裕的生活,尤其在美食方面。这类男性可能热爱美食,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有些甚至可能从事烹饪行业。此外,他们可能会在经济...
阅读: 1158

总能一鸣惊人的生肖有哪些(虎)
属虎、属鼠、属猴、属龙。人们常说,有些生肖天生就是领袖,他们总能一鸣惊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十二生肖中,这些生肖的人拥有特殊的天赋和出众的眼光,让人刮目相看。1、属虎的人无畏勇气属虎的人天生就拥有一...
阅读: 3155

外表正经私下闷骚的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鸡、生肖猪。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那些表面上看似一本正经,但私底下却比谁都闷骚的人。他们隐藏在正经的外表下,内心却充满了趣味和活力。让我们来揭秘三大生肖中最具代表性的这些人,他们的独特魅力定会...
阅读: 3354

下巴短面相好不好(晚年运势不佳)
在古代,相学中有一句俗语: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这句话指的是一种富贵福运的面相。所谓的地阁,通常被理解为下巴的位置。地阁在相学中代表一个人晚年的运势。那么,一个人下巴短意味着他晚年的运势不...
阅读: 2066

生肖猪和哪个生肖最不合适(鼠)
生肖猪的人以其善良、诚实和乐观而闻名,他们对待生活总是充满热情,面对困难也总是微笑着迎接。然而,在这个世界上,生肖猪遇到生肖鼠,与他们无法和谐相处,甚至难以理解彼此。一、生肖猪最难放下的人对于生肖猪来...
阅读: 3220

老来福的五大生肖是什么(龙)
生肖龙、生肖蛇、生肖马、生肖牛、生肖猪。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肖被视为人们性格特征、命运运势以及财富累积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希望能够过上舒适、富足的晚年生活。而有些人,正是凭借着年轻时的努力...
阅读: 2984

生肖猪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人是谁(属羊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人,即使在生活中结交了新的朋友,也会有那个特殊的人,永远停留在记忆深处。对于生肖猪来说,他们在感情中也有着最难以割舍的人,属羊女和属狗女成为了他们心中最不可放下的存在。1、...
阅读: 854

安史之乱到底多离谱(影响了与外国贸易和往来)
唐朝,那个曾经辉煌灿烂的大国,在安史之乱的狂风暴雨中,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不仅国内动荡,就连与外国的贸易和往来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似乎掩盖了一些隐患。在长安城灯火辉煌的夜幕下,唐...
阅读: 2168

在汉代被视为神灵的动物有哪些(四神)
汉代绘画中,动物是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这不仅是因为汉代人对各种动物的描绘十分生动,更是因为他们赋予了这些动物丰富的想象和神秘的象征意义。在汉代,被视为神灵的动物有许多,其中最为流行的莫过于被称为四神...
阅读: 3445

出轨率最低的三大生肖女生是谁(鼠)
属鼠女、属牛女、属蛇女。在爱情中,忠诚和信任是关系稳定的基石。然而,这些生肖女性天生对待爱情非常忠诚,她们坚守承诺,从不轻易出轨。1. 属鼠女:责任心和家庭观念的代表鼠女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家庭观念。她...
阅读: 319
热门文章
1.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鸟类,鹤鸵最凶猛,第三是大长腿
- 1

- 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鸟类,鹤鸵最凶猛,第三是大长腿
- 2023-07-06
- 1
2.速度最快的十大海洋生物,最快时速130公里,巨头鲸上榜
- 2

- 速度最快的十大海洋生物,最快时速130公里,巨头鲸上榜
- 2023-07-06
- 2
3.十大聪明鸟类,第一最为聪明,空中霸主排第八
- 3

- 十大聪明鸟类,第一最为聪明,空中霸主排第八
- 2023-07-06
- 3
4.十大最漂亮的鸟,火烈鸟上榜,第八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品种
- 4

- 十大最漂亮的鸟,火烈鸟上榜,第八是中国特有的鸟类品种
- 2023-07-06
- 4
5.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5

- 十大聪明动物排名,大猩猩排第一,第四可以说话
- 2023-07-06
- 5
6.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6

- 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老鼠,龙猫原型排第二,第九可以飞
- 2023-07-06
- 6
7.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7

- 十大著名恐龙,第二最凶猛,第三最聪明
- 2023-07-06
- 7
8.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8

- 海洋十大危险动物排名,沙岩海葵上榜,第一毒性最强
- 2023-07-06
- 8
9.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9

- 十大最强恐龙排名,第一比霸王龙更厉害,西雅茨龙上榜
- 2023-07-06
- 9
10.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10

- 十大最护主的狗,中华田园犬上榜,第九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 2023-07-06
- 10
最近更新

PAXG币:黄金数字化浪潮中的稳定币新贵
2025-10-11

PAX币:稳定币赛道的合规先锋与生态革新者
2025-10-11

比特币合约交易:机制、策略与风险深度解析
2025-10-11

RPL币:再质押经济模型与以太坊生态协同的深度解析
2025-10-11

GT币:全球交易平台生态的枢纽代币与价值捕获引擎
2025-10-11

NEO币:数字经济的“中国基因”与全球智能经济革命
2025-10-11

RUNE币:跨链流动性协议的“价值锚点”与去中心化金融革命
2025-10-11

FLOW币:Web3时代数字娱乐经济的“底层燃料”与生态重构
2025-10-11

KCS币:KuCoin生态的“价值枢纽”与全球化扩张引擎
2025-10-11

XEC币:从比特币现金分叉到生态化突围的密码学货币实验
2025-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