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在古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别被电影给骗了

2025-02-19 18:46:31阅读量:6 字体:

在我们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里,我们国家盛行的宗教好像只有道教和佛教这两家,但其实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中,在民间还活跃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宗教——白莲教。

白莲教在古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别被电影给骗了

一.电影中表现的白莲教

第一部影视剧要说的是我国1993年上映的一个关于白莲教的电影——《白莲邪神》。影片大概描述的是清朝年间,白莲教作为一个民间的宗教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民间地下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当时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一直在对白莲教进行着武力上的镇压,但白莲教仍然会在暗地里死灰复燃。并且白莲教内部还分裂成五花八门的“子教”,他们的教义也有所不同,各有各的主张和口号。

电影描写在清光绪年间,白莲教内部的其中一个子门派打着“拥护清政府,抵抗洋人入侵”的旗号,受到了当时掌权的慈禧太后的青睐。后来白莲教内部有人想要刺杀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从而牵连起了一连串教内人士的明争暗斗,而后就向武侠剧情开始发展。

从电影的描绘来看,似乎白莲教的信徒们很多都是武林高手。客观来讲也许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清朝年间民间会真功夫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这一点应该可以肯定。

除了《白莲邪神》之外,还有许多影视剧中可以看到白莲教的踪迹。例如在功夫巨星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白莲教也有过短暂的登场。

而在这部影片中,白莲教基本是以一个负面人物的形象存在的,白莲教被描绘成了一个打着“牛鬼蛇神”旗号在江湖上行骗的民间邪教组织,最终被代表真功夫的正面英雄人物——黄飞鸿一举击溃。


二.历史上的白莲教

综合这两部电影来看,可以得见白莲教在当时的封建统治下的民间,确实是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然而影视剧毕竟戏剧化的成分居多,要真正窥探到白莲教的庐山真面目,还是需要翻开史册来寻找答案,可不能被这些虚构占主导的文艺作品给骗了。

根据历史记载,白莲教脱胎于佛教门下的一支名叫“净土宗”的教派,这个教派从唐朝开始就在民间形成组织并活动。

白莲教即脱胎于佛教,故其诞生之初的教义是与佛教相类似的,教徒们一开始都信奉着佛教诸圣,秉持着僧人的戒律。

后来经僧人茅子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教派。正式建成后的白莲教因为教义贴近民生,通俗易懂,得以在民间迅速地大范围传播开来。

然而刚建成的白莲教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南宋时期曾被政府明令禁止,但却薪火未断。

时间来到了元朝,也许是蒙古政权想要把白莲教,作为统治以汉族为主导的,全国人民的思想工具,白莲教在元朝得到了政府认可并取得了空前的进步,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佛教。

这时候的白莲教提倡“俗家弟子”的入教修行,因此当时的大部分白莲教徒们是并未脱离红尘的所谓“莲僧,莲道。”他们一边像普通的老百姓一样生活,一边在各自的家里诵经念文,一边在地下开展集会,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莲教对于元朝政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肆意生长的白莲逐渐各立门派逐至五花八门。于是不同的声音出现了,不同的教义出现了,不同的政治目的也开始出现了。

一部分门派装神弄鬼,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另一部分则想着开始煽动群众,策划革命,试图推翻元朝的统治。元政府也是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开始对白莲教进行禁止,然而并未有所成效。

历史的车轮迅速地转动,时间很快来到了明朝。明政府的强硬手腕人尽皆知,白莲教在明初便被大力严禁。奈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在民间早已根深蒂固。

这对当时的明政府而言无疑是可怕的,在明洪武,永乐年间曾经爆发了多次白莲教相关的武装起义,有的甚至自立为帝。但后来都被明政府所镇压。

只是白莲教从未被消灭,反而在民间越来越壮大,而且逐渐在内部形成严谨的制度,尊卑有序,有条不紊地在地下暗流涌动着。

到了清朝以后,白莲教的分支简直达到了天花乱坠的地步,而且基本都已经是各信各的,什么“牛鬼蛇神,仙佛法门”在民间是遍地开花。并且白莲教受到“反清复明”民间口号的影响,积极与清政府展开斗争,曾组织发起的几次武装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遗憾的是这股民间力量在我国近代遭到列强侵犯的时候,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而是被反动势力所利用,令人无限唏嘘和惋惜。


三.白莲教是“邪教”否?

现在结合这么多的影视剧资料和历史文献来看,白莲教作为我国本土独立于佛家和道家的第三大“宗教”,它的出现绝非偶然。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我国的封建帝制到欧洲的君主立宪制,在世界文明的初级形态意识里,无不宣扬着统治者的“君权神授”。

可见鬼神之论最早就是由不平等的社会中,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而向下层劳动人民灌输的一种带有压迫意味的思想,亦可称之为无形的锁链。

如果统治阶级腐败,社会环境黑暗,那么广大百姓将民不聊生,普通民众为了生活,在那样不平等的社会下,有时候确实需要寄托于一股无形的力量,或者说是信仰。

人们以“白莲教”这样一个宗教来寄托情感,组织武装,反抗不公,这么一看莲花教于当时的广大百姓来说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受时代限制,白莲教还是具有封建迷信的局限性。

推荐阅读

  •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为什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

    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决定,既是基于对自身和家族的考量,也是基于对刘备的信任和对徐州百姓的责任。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各地群雄并起,争夺领土势如水火。在这混乱的时代,如何保全自身和家族,成为地方官员们考虑...

    阅读: 1823

  •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在于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又低估了秦王的能力。公元前227年,秦国成功地消灭了赵国,兵锋直指燕国。警报传来,燕王喜惊恐万分,但面对强大的秦军摆出的攻势,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献出了孤注一掷的...

    阅读: 651

  •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朱元璋为何收了那么多义子(培养自己的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收养义子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尤其在朱元璋时代,这一做法达到了顶峰。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中收养了二十多个义子,这些义子的存在不仅成为了他的亲信,也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政治地位所采取的...

    阅读: 2435

  •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卢植的学生有谁(刘备和公孙瓒)

    在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但这些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往往需要有良师益友的指导。无论是家族的传承还是通过拜师学艺,都是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成长的必经之路。卢植是三国时期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尽管你可能对卢植这个名...

    阅读: 2820

  •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为什么刘娥被逐出京城(政治斗争)

    自古以来,朝堂官场的争斗就像是一幅不断变幻的画卷,在这场斗争中,有人因才华横溢而受宠,有人则因权谋纷争而失势。宋朝时期也不例外,其中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便是宋太宗时期,宰相寇准与皇后刘娥之间的明争暗...

    阅读: 2314

  •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别在孩子身上乱玩辛者库的梗 什么是辛者库

    近日,孩子们在幼儿园养鸡、炒菜的视频在网络平台走红,在劳动时孩子们都很开心,有媒体人称这是辛者库幼儿园”,幼儿园来事反驳媒体人不要乱玩梗。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劳动的初衷是培养动手能力,让他们都...

    阅读: 867

  •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律师称“骨灰房”或涉嫌违法 骨灰房是否影响生活秩序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多地出现购买商品房用来放骨灰盒的现象,律师称,如果这样的情况影响周围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已构成违法。商品房购买是用来居住的,如果进行经营使用这样的行为涉嫌违法,如果骨灰房导致其他业...

    阅读: 2682

  •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救人殉职副镇长被发现时右手高举 副镇长职责是什么

    4月4日,因救人失联17小时的众埠镇副镇长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被发现时右手高举。工作人员称副镇长一直以来都认真负责,工作亲力亲为。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在现场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复杂,始终坚信的奇迹并没有发...

    阅读: 2428

  •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扫墓后全村人在墓旁聚餐 扫墓后为什么聚餐

    清明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海南一处乡村的村民在扫墓之后直接在墓地旁边聚餐,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活动。据了解,扫墓后聚餐是当地古老的习俗,全村所有人都会准备祭品,祭扫祖先陵墓之后,不会立即离开全村...

    阅读: 2151

  • 男子举报缺斤少两遭商家殴打 如何举报缺斤少两

    男子举报缺斤少两遭商家殴打 如何举报缺斤少两

    4月2日,江苏一男子在购买龙虾时发现商家缺斤少两,举报后遭到商家掐脖殴打,男子报警之后仍未得到商家的道歉和赔偿,案件还在处理中。这名男子表示其实缺斤少两这种行为并不算特别恶劣,但是商家在被揭露真面目后...

    阅读: 2110

热门文章